江户人口在18世纪前半期达到100万人,粗略算来,其半数为武士及其家人,其余半数为商人。这几十万的武士是幕府的家臣集团、全国270~280家大名与家人、以及在各大名家的江户宅邸工作的家臣们。
17世纪的江户
17世纪的江户文化全面反映了这些武士的地位、经济实力与爱好等。首先有《江户图屏风》中所见的江户城、大名宅邸、作为将军家的菩提寺的宽永寺、增上寺等壮观豪华的建筑群。城池与大名宅邸内部都由御用画师以豪华的屏风壁画装饰。在宏伟的武士宅邸建造有庭园,现存有滨离宫庭园、后乐园、六义园等。能乐、茶道也很盛行。此外,初期吉原烟柳巷的客人主要是包括大名在内的武士与富商。
到了18世纪之后,武士的经济实力逐渐减弱,富裕的商人作为江户文化的承担者崭露头角。他们最集中居住的地方就是日本桥地区。以鱼河岸的鱼批发市场、本町的布料商、两替町的金融业者为代表,经销材木、下酒(关西的酒)、油、药材、干肴等的商人们通过招待武士、朋友交际、生活与兴趣等,主导着新文化。
18世纪江户的女性们
歌舞伎、木偶剧的剧场集中的日本桥的吹屋町、堺町从早上起就涌来很多观众,在这里创作并上演引发商人共鸣的故事。还出现了支持作者、演员,竞相投入大量金钱的人。作为自我表现的文化,俳谐、狂歌、川柳曾经流行。也有人自己写作俳谐、狂歌。还有人投资于非本行的出版企业或自己开办出版企业,推出浮世绘。装饰女性头发的发簪,成为男性必需品的钱夹、烟草袋等的需求提高了匠人们的技能,确立了江户特有的生活文化形式。此外还出现了富有的商人光顾的正宗的料理店,令江户的饮食文化发达起来。
江户的城镇
进入19世纪,江户文化的大众化得以发展,浮世绘、租赁图书等的需求扩大到中下层商人。荞麦面店、煮卖店(居酒屋)、寿司货摊、表演单口相声等的曲艺场的兴隆、《江户名所图会》中描绘的两国广小路的戏剧、杂耍等娱乐表演都是其代表。另外,在两国的“江户东京博物馆”常设展示日本桥的实物模型、有关江户文化的各类事物。
江户东京博物馆(英语) http://www.edo-tokyo-museum.or.jp/english/